三明市沙县区探索农村养老“一院两堂”模式—— 老年“饭搭子”里的烟火情长
来源:三明市民政局 时间:2025-09-28 11:58

  9月23日中午,三明市沙县区凤岗街道古县村的长者食堂热气腾腾、笑语不断。老人们围坐在一起,边吃边聊,饭菜香气弥漫整个空间。

  古县村地处三明市沙县区境域十字坐标正中心,全村198户850人中,常住的300余人多为老人和孩子,大部分中青年都外出经营沙县小吃,留守老人的用餐与陪伴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  为此,古县村通过“政策支持+乡贤捐助+村民自筹”的方式,于2023年6月建成长者食堂,有效破解了老年人“做饭难、吃饭难”的困境。“现在平均每天用餐人数有60到70人,有时碰到高峰期能有近100人用餐。”凤岗街道古县村党支部书记林培金介绍。

  食堂实行“三菜一汤”标准配餐,节假日还会加菜。收费上区分不同人群:70岁以上老人每餐2元,60至69岁老人每餐3元,其他村民每餐6元。村干部每日轮流值班,维持秩序、关怀老人。

  “年轻人很多都去外面做小吃,我们老人家出去买菜比较麻烦,现在有了这个食堂,既方便,饭菜又丰盛,真的做得很好。”75岁的谢平晶奶奶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,一边笑着说。

  长者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吃饭问题,更通过“共餐共伴”模式,成为村民社交互动、情感慰藉的重要场所。许多老人把这里当作每天的“打卡地”,与“饭搭子”们在饭桌上聊天说笑,排解孤独。

  “我退休很多年了,现在小孩子也没在身边,有了这个食堂,我们老人家可以经常聚在一起聊天解闷,大大减少了孤独感。”村民朱美清说。

  古县村的实践是三明市沙县区推进“一院两堂”农村养老模式的缩影。2023年起,围绕“住、学、食”三大需求,整合农村幸福院、乐龄学堂和长者食堂,形成“学养结合”的养老服务新生态。

  农村幸福院聚焦“住”的便利,提供休闲活动和互助交流空间;乐龄学堂以“学”为重点,开设多样化课程,丰富老人精神生活;长者食堂立足“食”的保障,以多元运营实现可持续助餐。三者联动,有效缓解了农村老人照料难、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。

  截至目前,三明市沙县区已建成农村幸福院68所、乐龄学堂86所、长者食堂(助餐点)53所,实现全区12个乡镇(街道)全覆盖,真正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。

附件下载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